机器人领域最受期待的IPO之一,已经箭在弦上。
从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到擂台上拳拳到“肉”的机甲格斗,再到运动场上的激情狂奔,今年以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频频出圈。
此前,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根据计划,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行业已呈现出技术突破加速、资本密集布局、商业化落地提速的鲜明特征。在2025年这一机器人爆发“元年”,行业内外都在期盼这场资本盛宴,也在等待产业商业化节点的到来。
那么,这场铺垫已久的IPO,能否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催化剂?
铺垫已久的IPO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宇树科技在5月28日完成了从“有限公司”到“股份有限公司”的更名。
当时官方给出的解释为“运营层面的常规变更”。宇树科技也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原有合同依然有效,业务不变,人员架构保持稳定。
据多位法律界人士的观点,股份制改造是公司上市前必须完成的步骤,标志着其法人治理结构、资本架构和对外合规路径都在为公开募资做准备。因此,这一举措已经被外界认为是在为IPO铺路。
随后在6月,宇树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交割,腾讯、中国移动、阿里系资本、吉利控股等产业巨头悉数入局,融资金额接近7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超120亿元。7月,首程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首程资本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也完成了对宇树科技的追加投资。
第三方数据机构天眼查显示,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投资方包括美团、红杉中国、中信金石、经纬创投、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
宇树科技于7月份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备案资料显示,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是机器人行业内少数可以实现盈利的公司。据媒体报道,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人曾对外表示,宇树科技自2020年以来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而宇树科技的商业化能力,正是被投资方追捧的核心原因。
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王兴兴也透露,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
回顾宇树科技的成长历程,2016年以四足机器人技术切入市场,彼时公司仅有创始人王兴兴一人。而如今,公司员工规模已超千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全链条。
对于上市,王兴兴在8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直把公司上市当作是一个学生去学习,会面对中考、高考。你可以认为我把上市当作一次‘高考’,我觉得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的管理、更成熟的运营的一个阶段性的事,也是对我们过去快九年时间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产品矩阵已形成
机器人领域已成为全球除人工智能以外最受瞩目的行业。在整个赛道中,宇树科技更是自带流量。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期间,宇树科技的展位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在机器人格斗赛、运动会上成为C位角色。
宇树科技的产品线主要分为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两大方向。四足机器人包括Go系列、A系列和B系列。人形机器人则涵盖H系列和G系列。
在WRC期间,宇树科技展示了工业四足机器人B2系列、新款A2四足机器人,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2及轮足版Go2-W,以及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轻量化R1人形机器人。
在工业四足机器人赛道,宇树科技已形成完善布局,A2与B2系列相互补充,构建起覆盖不同负载、不同地形需求的产品矩阵,为电力、安防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助力。
据悉,B2四足机器人凭借出众的负重能力和地形适应力,已经在矿山、消防、电力巡检等复杂环境中稳定作业。轮足款B2-W在B2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续航,速度和地形适应能力。宇树科技在8月初刚刚发布的A2四足机器人,整机约37kg,满载时能连续行走3小时,空载状态下续航可达5小时(约20公里)。
作为面向消费级市场打造的重磅产品,Go2在设计上兼顾萌趣外观与实用性能。
宇树科技2023年开始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2024年,其通用人形机器人G1一经推出便引发热议,基础版起售价9.9万元;2025年初,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机器人上线后迅速售罄。
在WRC期间,宇树科技最新升级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7月刚发布的 R1人形机器人联袂登场,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
首次公开亮相R1人形机器人,由宇树科技研发的轻量级产品,重量约25kg,起售价仅3.99万元。R1人形机器人不仅可完成打拳、跑步等复杂动作,还具备语音和图像多模态交互功能。值得关注的是,其EDU版本作为开放平台提供了全面的软硬件接口,为开发者及科研机构提供广阔的二次开发空间,助力人形机器人在教育、服务等领域加速实现商业化落地。
近段时间,宇树科技在不同的赛场检验自身机器人的成色。此前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宇树科技勇夺四金,比赛中取得的最好速度成绩4.78m/s,而基于宇树G1硬件平台开发的独立参赛团队们也获得了1金1银1铜。
在此前发布的声明中,关于公司产品的收入结构,宇树科技表示,以2024年为例,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30%和5%。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被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而剩余的20%则被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2025年是上市好时机?
有行业人士指出,选择在2025年这一时间节点启动IPO,正是宇树科技的顺势而为。
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2025年不仅是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元年。
根据2025年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盖世汽车研究院也指出,随着2025年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始量产,综合特斯拉、Figure AI、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各方发展态势,预计到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超百万台,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年初至今,在行业热度的加持下,整个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的外溢效应已显现,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明显加快了商业化进程。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便是人形机器人大单开始频频落地。
6月30日,普智机器人与某智能制造公司签订了人形机器人产品销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约为2825万元人民币。采购方将从普智机器人公司采购50台人形机器人。
7月,宇树科技成功中标中国移动旗下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达4605万元。
同月,优必选以9051.15万元中标觅亿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随后9月,优必选又宣布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该合同以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为主,优必选将在今年内启动该合同交付。这也是截止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的采购合同。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数量已超过83个,合同金额累计约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和金额均实现大幅增长。
按照当下这一趋势,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接受度在迅速提升,行业已从“展示样机”阶段逐渐迈向“商业应用”阶段。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站上资本风口,宇树科技推进IPO更是顺势而为,加速迈入下一个阶段。
第一梯队的资本卡位赛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更是引得资本热捧。
比如,2023年成立的智元机器人,短时间内就迅速完成了八轮融资及两轮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比亚迪、北汽产业投资等。不久之前,智元机器人又获国际集团战略入股,本次投资由LG 电子、韩国未来资产集团联合领投。根据公开信息,这是LG 电子在具身智能领域全球首次对外布局。
同样是2023年成立的银河通用,也是近年来具身智能行业内备受瞩目的项目之一,在短短时间内已累计融资超过23亿元,先后完成了超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及5亿元的战略轮融资。
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梯队。
第一梯队公司包括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和银河通用,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第二梯队的公司则包括它石智航、自变量机器人、逐际动力、千寻智能等十多家,估值在3亿至5亿美元之间。
在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宇树的资本化进程备受瞩目。随着不久之后宇树科技IPO申报文件的提交,其研发投入占比、订单转化率等关键数据将被揭晓,这不仅关系到宇树的估值,也可以让外界对机器人大规模落地的真实进度做出具体的判断。
此外,智元机器人在今年7月以21亿元收购控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筹划通过借壳上纬新材上市科创板。智元当时对外回应称,“公司赴港上市目标不变”。
Wind数据显示,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披露半年报的40家企业中,36家实现盈利,占比超过九成,2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这表明行业正在从早期依赖资本输血的状态,逐渐进入“订单驱动—盈利反哺—研发投入”的正向循环。企业通过盈利获得资金,再投入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展,从而提升产品性能与市场占有率。
不过,有关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人已经表示,目前机器人领域已经出现了融资泡沫,如果在今年下半年有两家代表性的上市案例,能够有力维持行业热度。
也有分析认为,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领域,产业早期发展阶段,二级市场存在泡沫成分是正常现象。未来产业必然会出现分化,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量产能力和客户资源的公司才能最终胜出,并兑现到业绩上。
民生证券指出,在潜在市场需求牵引及AI技术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而宇树科技的资本化将加速这一进程。
结语:
宇树科技的IPO征程,不仅是一家企业九年技术积累的成果验收,更是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概念”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跃。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宇树科技的IPO将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分水岭。而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是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战略卡位。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机器人领域最受期待的IPO之一,已经箭在弦上。 从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到擂台上拳拳到“肉”的机甲格斗,再到运动场上的激情狂奔,今年以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
2025年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本届展会上,超80家中国企业“硬核”出击,比亚迪、红旗、零跑、小鹏等中国汽车品牌纷纷携重点车型登场。那...
盖世汽车讯软磁材料易于磁化和消磁,使其成为发电机、变压器和放大器等电力设备的关键部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向高频运行方向发展,对低损耗软磁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
新浪汽车讯9月10日,长安启源A07超长蓝鲸增程版/超长蓝鲸纯电版焕新登场,同时公布了最新价格权益。其中,超长蓝鲸纯电版续航达730km,共2款车型,售价13....
9月10日,智界汽车宣布,其新款汽车上市15天大定突破21000台,将在9月13日全国开启首批交付。 据悉,全新智界R7和S7于今年8月25日正式上市,售价分...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研究团队近日公布了一项技术突破,该技术可利用人体热量产生足够驱动电子设备的电力。这项创新为实现无电池可穿戴设备及物联网(...
人工智能(AI)作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的运行逻辑。从医疗诊断到自动驾驶,从智能制造到金融风控,AI的应用场景已渗透至生产生活的...
教师节不仅是尊师重教的仪式,更成为撬动多产业联动的经济杠杆。在“情感消费”与“科技赋能”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的教师节相关产业链呈现前所未有的延展性与创新活力...
2025年中国服贸会聚焦跨境电商领域,展现行业新趋势与新成果。众多企业携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亮相,从智能仓储系统到跨境支付创新技术,覆盖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为行...
2025年中国服贸会上,机器人展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多款创新产品集中亮相。从服务场景的餐饮配送机器人、酒店迎宾机器人,到工业领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精密装配机器人,...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低空经济大放异彩,成为焦点领域。众多企业携前沿成果参展,勾勒出低空经济赋能经济与生活的崭新图景。于综合展低空经济展位,已开...
黄金价格周二再度刷新纪录,一度触及每盎司3,653.94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过去两日金价累计上涨2.5%,主要受到市场对美联储多次降息预期的推动。上...
近日,京东养车“震骨价”50亿补贴活动已进一步升级,全新推出了“震骨卡”,包括0.1元洗车,轮胎保养等5折优惠权益,为广大车主谋福利,同时也鼓励全行业良性竞争。...
9月开学季已到,气温却还没彻底下线:早晚通勤堵车、接送孩子走走停停,周末还想近郊放松一下mdash;mdash;车里要够凉快、坐得够舒适、还得装得下琐碎与大件的...
8月车市激战正酣,上汽大通以焕新产品实力与精准市场策略多线告捷:当月整体销量达18,894辆,同比增长10%;星际皮卡三款新车、新途远界超混底盘重磅登场,产品焕...
时值仲春、阳和初起,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光。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营造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3月23日,阳...
#8203;“上级对我提的要求,就是让寒门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普通孩子上好学。”一所城乡接合部的新学校,为招...
新京报讯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
专业人力资源机构中智公司21日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体产业对人才吸引力增加...
大黄鱼上热搜背后的“黑科技”前不久,浙江渔民一网捞上近2.5吨大黄鱼卖出957万元的新闻,让东海大黄鱼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