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盘连续创下年内新高,成功突破3600点。随着行情日渐火热,作为“冲锋旗手”的券商板块再次脱颖而出,这轮基本面与资产端共振的行情或将值得期待。
近来资金敏锐的猎手,大举涌入券商板块,尽显市场对其积极看好。截至7月23日午盘,证券公司指数自6月23日底部启动以来大涨14.46%,月K线三连阳。券商ETF同期获资金持续流入,净申购14.01亿份。
业绩、估值、资金三重共振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券商行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2025年一季度券商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0.93%,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79.56%,其中自营投资、经纪业务分别同比增长45%和49%,为核心驱动力。
展望半年报,上半年A股市场成交额为162.65万亿元,远超2024年同期大增超六成,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IPO数量同比增速改善,二季度债市转暖,叠加上半年港股市场交易活跃和IPO高景气,都将支持业绩高增长态势延续。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7月20日,共有29家上市券商或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平均值为171.03%—203.81%,其中14家净利润最大同比增幅超过100%,两家券商预增幅度更是突破10倍。
估值层面,当前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PB约为1.5倍,处于近十年历史约40%的相对低位水平,距离2015年牛市高点2.25倍的PB仍有较大差距,估值修复潜力显著。
资金面上,近年来耐心资本长期布局A股市场,中央汇金增持ETF、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调等举措,改善了增量资金的流动性。同时,机构投资者对券商板块低配修复空间较大。根据2025年一季度公募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数据,券商板块持仓占比不足0.5%,处于过去10年以来相对低位。目前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券商作为“高贝塔”板块,受益明显。这一趋势有望进一步带动经纪、融资融券、股衍等业务全面回暖,打开估值修复空间。
券商板块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处于历史低位
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资金信心修复,券商板块有望实现“业绩+估值+资金”三重共振,重塑市场关注度。
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催生新动能
整体来看,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正共同推动券商行业打破“传统边界”,不断拓宽成长空间。随着更多创新业务的落地,券商的增长潜力值得持续关注。
政策方面,近年持续鼓励券商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变强,加速行业资源整合,增强盈利能力,上市券商滚动年化ROE已企稳回升。数据显示,上市券商滚动年化ROE自2023年的5.45%提升至2024年的6.28%,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升至6.74%,反映出行业在规模提升与效能优化双重驱动下的质量改善趋势。与此同时,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稿明确提出“功能导向、差异化发展”的新方向,从制度上引导券商由规模竞赛转向专业化竞争,推动形成更合理的行业梯队结构。
创新方面,从虚拟资产到AI技术,新的增长引擎正在加速成型。随着虚拟资产监管体系逐步落地,券商正积极抢占加密资产发展先机。在经纪业务方面,券商可通过与持牌交易所合作或借助自有平台,打通传统证券账户与加密货币交易。近期,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完成牌照升级,成为首家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在投行业务方面,随着虚拟资产产业链日趋成熟,相关企业的IPO与并购重组需求逐渐释放,券商有望在承销与顾问服务中发挥专业优势。
与此同时,“AI+金融”不断落地,券商行业正在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效率跃迁。AI客服、智能风控、画像分析等工具已经嵌入业务流程,有效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虚拟资产战略从概念走向实操。
券商板块:高波动之下的长期价值
券商板块历来以高波动特性著称。提起券商股,不少投资者会想起牛市中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006年、2007年,乃至2014年下半年,券商板块常常一马当先,成为行情“旗手”。但在震荡市中,亦让部分投资者承受较大波动压力,一度被冠以“A股渣男板块”的戏称。
而从长期维度看,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扩容为行业奠定增长基础。2015年末,中国股民数量尚不足1亿,如今已超过3.8亿人;上市公司数量从2800余家增长至5400余家;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也从2700只激增至超1.27万只,均为券商服务需求提供广阔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券商与国际巨头仍存显著差距。从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50家证券公司,其中49家已在A股上市。但截至6月末,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仅有3家,其中龙头中信证券的市值尚不足4000亿元,远不及摩根士丹利或高盛三成的体量。差距的背后,也意味着增长的空间。
券商ETF:高效把握行情回暖的工具
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创新业务拓展,券商板块正逐步摆脱过去“高波动、强投机”的刻板印象,其长期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尤其对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借助ETF等工具高效参与行业回暖行情,正成为更加便捷且具性价比的选择。
以券商ETF为例,该产品紧密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式布局券商板块的通道。截至2025年6月30日,指数成份股共49只,涵盖证券及多元金融子行业,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证券行业权重高达99.01%,代表性强。
成份股方面,前十大权重股覆盖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机构,合计权重约60.45%,在当前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背景下,具备更强盈利能力与业绩确定性。同时,该指数也纳入了部分中小券商,具备差异化成长潜力,为整体配置提供弹性。
历史表现来看,该指数与资本市场景气度高度联动。2024年9月市场反弹阶段,该指数录得51.96%的阶段涨幅,体现出鲜明的“高贝塔”属性,在市场上行周期中具有较强放大效应。
挑ETF,费率也是硬道理。公开资料显示,券商ETF当前管理费率仅0.15%、托管费率为0.05%,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的ETF产品中,属于费率最低的ETF之一,处于“0.15%+0.05%”这一行业最低费率组合档位。省到就是赚到,慢慢积少成多。总体来看,券商板块成长可期,投资者可关注券商ETF,把握券商板块长期机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7月23日,大盘连续创下年内新高,成功突破3600点。随着行情日渐火热,作为“冲锋旗手”的券商板块再次脱颖而出,这轮基本面与资产端共振的行情或将值得期待。 近...
7月23日,淘宝闪购正式发布辟谣声明称,近日流传的“淘宝闪购专家访谈”纯属杜撰,其所谓运营策略、业务目标及相关数据均为虚假信息。特此提醒行业研究者及投资者注意辨...
“君子食堂”:中式快餐在美成新宠 西红柿打卤面、拌面、汤面……这些大多数中国家庭都会做的普通菜肴,近年来在美国吸引当地人纷纷排队品尝,很多粉丝成为常客。这些家...
在音乐会演奏开始前,跟着非遗传承人做导引,是种怎样的体验?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大暑,暑热极盛之时,在复兴中路的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一场以中医文化理论为源,融...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22日召开中国与东北亚经贸合作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有记者提问,中国贸促会未来在促进中国同东北亚...
杨洋编|李亦辉 7月21日,云南铜业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购买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凉山矿业...
:将打造多模态交互、情感陪伴功能突出的AI智能玩具产品) 格隆汇7月21日丨实丰文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消费升级与智能化浪潮下,玩具行业迈向新征程。截至目...
:7月21日,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在上海青浦区西虹桥商务区核心地带举行开园仪式,标志着该园区正式启用。 这是继广东佛山顺德全球创新中心后,美的在国内建立的第二...
“不仅仅是几场演出,这样集中式的展示是对我们文化力量的一次考验。”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对记者说。7月21日下午五点,“茅奖系列”作品《主角》《生命册》《平凡...
根据中国二手车交易在线服务平台天天拍车研究院15日披露的大数据专项报告,2025年上半年,新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传导至二手车领域;同时,新能源二手车数量占比...
160项硬核成果推动销售额3年新增4200亿元广西科技创新展现蓬勃发展态势 从生物医药到高端制造,广西科技成果正以多元应用书写发展新篇章。7月4日,2025年...
7月20日和讯投顾向正文介绍了一种名为“大步流星,快马加鞭”的战法,其核心为“两多一空”模型,用于快速判断主力是进攻还是撤退。 “两多一空”模型具体如下: ...
这边刚送走一个青少年研学团,那边又迎来一个海外参访团,最近,位于嘉定的太太乐鲜味博物馆和气温一样“火热”。距其20公里、位于宝山的百诺巧克力博物馆,同样迎来了大...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华银电力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为大唐华银醴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龙维智,投资占比为51%。该公司从事电力、...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19日报道:在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之际,7月13-18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带领上海专家组,赴摩...
时值仲春、阳和初起,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光。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营造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3月23日,阳...
#8203;“上级对我提的要求,就是让寒门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普通孩子上好学。”一所城乡接合部的新学校,为招...
新京报讯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
专业人力资源机构中智公司21日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体产业对人才吸引力增加...
大黄鱼上热搜背后的“黑科技”前不久,浙江渔民一网捞上近2.5吨大黄鱼卖出957万元的新闻,让东海大黄鱼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