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达标尾水回用有了“碳普惠规则”。
9月30日,广州水投集团联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国资委、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等单位举办《广州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回用碳普惠方法学》(下称《方法学》)发布及碳捐赠仪式。
此次活动诞生了全国首个污水行业“尾水回用”与“碳减排”挂钩的碳普惠方法学,标志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实现碳普惠方法学备案的城市。污水尾水的“低碳价值”从“看不见”变为“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将为城市水务领域碳资产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广州水投集团还通过6051吨碳普惠自愿减排量预捐赠,为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目标注入水务力量,助力广州树立体育赛事低碳发展与城市水务绿色转型的双重标杆。此举背后,实际上凝聚着广州水务行业的科技“硬实力”。
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水务行业肩负着“降碳增效”的新使命。然而在过去,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量实际上很难量化。如今,这一行业难点迎来破局。
由广州水投集团牵头编制的《方法学》,是全国污水行业首个将“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回用”与“碳减排”直接挂钩的碳普惠技术指引文件,标志着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实现碳普惠方法学备案的城市。
据介绍,作为规范碳减排项目的“统一标尺”,《方法学》核心采用“差异法”计算减排量:通过对比“常规水源供水过程的碳排放”与“尾水回用系统运行的碳排放”(项目排放量),精准量化尾水回用替代常规供水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将 “污水尾水回用” 与 “碳减排” 挂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方法学》能让污水尾水的“低碳价值”从“看不见”变为“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为将来城市水务领域碳资产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为水务行业绿色转型树立重要标杆。
另一方面,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倡导“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温炎基表示,广州的减碳举措有了科学、透明、可追溯的核算依据,有利于通过碳普惠机制,把绿色成果真正融入赛事筹办全过程。
此外,对污水处理行业来说,《方法学》填补了水务领域尾水回用碳减排核算的标准空白,为全国污水处理企业提供“减碳有标尺、成果可量化”的清晰路径。它也是碳普惠机制落地的具体表现,比如再生水回用用于市政绿化等场景,直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共赢”的绿色循环,能为全国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机制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广州模式”。
广州市国资委市管一级调研员林暖标表示,《方法学》的落地,是市属国企发挥主业优势、引领行业标准建设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广州国企在低碳转型中的“排头兵”作用,为国企服务重大城市活动开辟了新路径。
广州市水务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郭彦娟表示,当前广州水务行业正向“碳达峰、碳中和”稳步迈进,这次《方法学》的发布,规范了尾水碳减排项目基准线识别、论证、核算与监测,让碳减排结果有据可依,这既是广州水务践行国家发展战略的行动,也是服务行业创新,规范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基于该《方法学》,广州水投集团已成功开发6051吨CO2e减排量,并全额捐赠给执委会,此外,广州水投集团还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污水处理AAO工艺碳排放团体标准,填补国际标准空白,构建起全球首个AAO工艺温室气体系统性核算方法,为行业碳减排机制建设提供了“广州方案”,以实际行动支持赛事践行绿色全运。
仪式现场,广州水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代表广州水投集团正式向执委会预捐赠6051吨碳普惠自愿减排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向广州水投净水公司颁布碳中和认证,标志着广州水投集团在助力十五运会广州赛区“碳中和办赛”中迈出关键一步。
6051吨碳减排量的背后,实际上是广州水投集团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实践的积累。
据悉,目前广州水投集团下辖25座净水厂的达标尾水,已广泛应用于河涌补水、绿化喷淋、工业用水等场景,2024年再生水回用总量达6.78亿吨,再生水回用率达42%,远超广州市“2025年30%”目标,位居全国前列。
“每一滴再生水的利用,都是一次‘减碳’行动,”广州水投净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再生水回用规模,大力发展‘水、泥、热、电’四大循环经济,为城市低碳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近年来,广州水投集团通过“向新、向绿、向高”发展,构建起覆盖“水、泥、气、电、碳”的全流程碳管理体系。
向“新”发力,科技创新破局减碳。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革新,首创水质全流程精细化控制模式、试验应用AOA新工艺,深挖污水处理减污降碳潜力;建成省、市科技创新平台9个,拥有专利165项,10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7项达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成果获国家、部级重大奖项。
向“绿”图强,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在污泥处理领域,实现“污泥减量资源化”,污泥干化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探索“水厂+光伏”产业,建立“水源热泵热能回收”“尾水发电”循环经济模式,推动能源替代与高效利用,助力消除全市147条黑臭水体,获评“广东省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
向“高”攀登,智慧管理提效降碳。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碳管理平台,打造低碳智慧化净水厂,获评“智慧管控标杆污水厂”,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碳排放精准管控,推动污水处理效能屡创历史新高。
广州水投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李碧清接受南方财经等媒体采访表示,全流程碳管理体系实现了碳足迹实时核算以及全碳素3D智慧化监管,未来相关技术在微生物氮素循环层面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减排,以及污水厂的智慧化、无人值守方面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集团将深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标准建设,推动再生水利用与碳普惠自愿减排量开发深度融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污水厂达标尾水回用有了“碳普惠规则”。 9月30日,广州水投集团联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国资委、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等单位举办《广州市污...
近日,句容市后白镇以文化传承为纽带,以民生关怀为基石,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让传统佳节焕发时代光彩,为村民送上充满温情的节日礼包。 长里岗村...
近日,第五届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世辉教授牵头的“平台化合物非粮合成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科技创新...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32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展览总规模近16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
以“华为坤灵,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为主题的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布了“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以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
深圳市将如何探索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新路径,为全国贡献“深圳智慧”与“深圳方案”。 9月29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加快建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张艺珍蒋中阳首尔、北京报道 9月29日开始,韩国向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这是继去年11月我国率先对韩国游客试行免签政策...
担任金谷信托董事长半年后,林志忠赴任信达证券。 近日,信达证券发布公告,因工作安排调整,董事长艾久超提前离任,同时,选举林志忠接任董事长职务。 今年3月18...
谢若琳 9月26日,摩尔线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IPO申请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这一天,也是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后的...
新疆口岸管理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付朝红28日在新疆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前8月,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5764.2万吨,同比增长5.6%。 付朝红...
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充换电行业蓬勃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类型最全的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提质升级。与此同时,大数据、AI等数字技...
冯秀语编|李亦辉 9月26日,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24日、9月25日、9月2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
南方财经记者高慧超实习生劳倩岚佛山报道 9月27日,随着第三单元比赛全部结束,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太极拳项目决赛在广东佛山市高明区落幕。为期两天的赛程中...
9月26日由东海县残疾人联合会、东海县房山镇人民政府组织的“融合共享,携手同行”活动走进东海县房山镇双庄村,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此次活动旨在...
观点网香港报道:9月26日,特首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金管局将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设立新的...
时值仲春、阳和初起,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光。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营造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3月23日,阳...
#8203;“上级对我提的要求,就是让寒门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普通孩子上好学。”一所城乡接合部的新学校,为招...
新京报讯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
专业人力资源机构中智公司21日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体产业对人才吸引力增加...
大黄鱼上热搜背后的“黑科技”前不久,浙江渔民一网捞上近2.5吨大黄鱼卖出957万元的新闻,让东海大黄鱼上了热搜...